那么民营企业变成僵尸,国企呢?最近的报道说,铁道部获得了2000亿

总之,目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一系列棘手的问题需要解决。于是,经过一段时滞,货币超发和流动性泛滥所引起的一些消极的后续效应开始显现。

肖京:我国超高净值人群设立家族办公室现状分析与应对

如何能够在这两匹马都不跑的情况下把这个车往前拉?结论就是扩张性的宏观经济政策,就是用4万亿的投资、10万亿的贷款来增加总需求。另一方面,货币超发后续的消极后果已经显现,又需要采取紧缩性的宏观经济政策来抑制房地产价格和物价上涨的势头。关于财政体制的完善,大家议论得比较多的是地方政府的事权和财权不对称,即财政收入和支出责任不对称。然而,政府主导的市场经济是一种过渡性的经济体制,它有两种发展前途:一种是政府在市场成熟起来以后逐步从微观经济领域退出,去做它应该做的事情。这两样的市场化改革都应当抓紧进行。

货币多了,流入资产市场就会形成资产泡沫,流入消费市场就会造成CPI提高,也就是通货膨胀。为了推进改革,中共中央的十二五建议中提出了 改革要有顶层设计。中国虽然上世纪末期把市场经济制度的基本框架初步搭建起来,但是市场化改革其实还处于进行时阶段,旧体制的许多部分还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造,政府职能还有待转变,国有经济布局的战略性重组和国有企业的公司制改革都还行在半途,所以我说大关仍然未过。

过去30年中国的GDP一直保持着10%左右的高速增长,然而消费需求不足,却使GDP增长缺乏内在的动力。按照马克思的分析,它会导致两个主要问题:一是导致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周期性地发生。但到2008年以后,因为全球金融危机,连续几年出口受限,出现了经济下行的趋势。但学过宏观经济学的都知道,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分析处理的是短期问题,连凯恩斯本人也从来没有说过可以用它来分析长期问题。

旺盛的出口需求有力地支撑了此后十多年GDP的高速度增长。其中最主要的阻力和障碍,一个是来自所谓特殊既得利益;另一个是来自旧的意识形态。

肖京:我国超高净值人群设立家族办公室现状分析与应对

不要说我国受过高等教育的技术人员数量早已是世界第一了,就质量而论也不差,到处都可以看到一些相当先进的技术发明,有些技术甚至突破了世界前沿。2008年以来,在分析中国宏观经济形势的时候,通常是对所谓的三驾马车——投资、消费和出口的状况来分析总需求的态势,认为经济之所以遇到困难,是因为决定总需求的三驾马车中有两驾(消费和出口)太弱,拉不动经济增长。这个问题长期存在,引起了很多不良后果,包括公共服务提供不够。这两样的市场化改革都应当抓紧进行。

除了体制性障碍消除得不够快,还有一个问题。就利率形成机制来说,中央银行已经表明态度,要加快市场化的进程。一是金融创新不足,开放得不够;二是监管上也有问题。但是大企业的改革进行得不那么顺利。

问题在于,这种三驾马车的分析方法显然是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分析框架的变形。有人说我们已经实现软着陆了,也有人认为中国恐怕就要硬着陆了。

肖京:我国超高净值人群设立家族办公室现状分析与应对

关于金融市场,这些年来西方国家金融创新很多,但是监管上存在诸多问题,而中国目前两方面都有问题。比如,风险投资(VC)和私募股权基金(PE)是发展高技术产业的重要制度安排。

比如教育,应当改革成什么样子,目前中国教育系统存在的两大特色,即行政化和官本位是否应当维护和保存,存在很大争议。但是遗憾的是,这些技术的商品化和产业化非常困难。而困难的根源就是缺乏有利于创新、有利于创业的制度环境。中国发展的根本性问题:增长模式存在着严重缺陷长期以来,我一直认为,中国的长期发展存在着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即增长模式存在着严重的缺陷。反过来,如果为了防止泡沫继续膨胀和CPI居高不下,就要紧缩俄罗斯经济不是纯粹自由主义市场经济,也不宜简单定性为资本主义经济。

这一措施有效防止了不法商人囤积居奇、串通哄抬价格,保护了广大居民的利益。俄罗斯政府常使用非市场调节手段,完全不在乎自由主义经济学家的批评和来自境外的议论。

社会市场经济模式产生的历史条件是,由于社会和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国家资本和私人资本都无权完全控制经济,国家资本和私人资本必须共同承担社会义务。所以,在转型任务基本完成后,且在经济和财政收入增长的条件下,转型国家主动对居民进行普遍补偿是合理和必要的。

所有居住在苏联时期分配住房的居民可无偿获得房屋所有权,俄称住宅无偿私有化。目前,国家借助国有企业掌控着约50%的国内生产总值。

在俄罗斯,国家调节的手段不仅有税收调节、预算调节、货币调节、价格调节、计划调节,还有行政调节。这也表现出保护居民利益进而维持社会稳定的原则高于市场原则。这一特征直接反映了国家发展市场经济的目的。如2010年7月,俄罗斯联邦政府通过决议,规定了对居民生活最重要的食品实行最高零售限价的规则。

所有年轻家庭都可向政府申请购房补贴或抵押贷款帮助。所有人都可享受11年制义务教育。

与发达国家相比,俄罗斯在社会保障程度、质量和水平方面还有明显差距,但俄罗斯正实实在在地缩小差距。数据还表明,公有制占全国固定资产40%的比例是近20年来俄罗斯在私有化过程中保持的基本底线。

俄罗斯在许多方面继承了社会主义苏联时期的社会保障制度,所有俄罗斯人均享受免费的基本医疗保险,保险费的来源是联邦统一社会税。国家拥有调控市场经济的物质基础,是为了使市场经济的发展有利于社会。

国家的作用是在市场主体之间确立责任,保护良性竞争,并坚持以社会为导向的收入分配方针。(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 进入专题: 俄罗斯 社会市场经济 。社会市场经济也称社会取向的经济,是苏联解体后俄罗斯致力确立的经济模式。以公有制为主导的多种所有制结构是俄罗斯最基本的经济现实。

俄罗斯宪法规定,联邦政府负责执行联邦预算,保障实行国家统一的文化、科技、教育、医疗、生态和社会保障政策。一个典型事例是,在国际经济危机条件下,尽管俄罗斯经济在2009年下降近8%,但由于政府实行了优先保民生的分配政策,贫困人口不仅没有增加,反而减少。

俄罗斯实行国家价格调节的包括民用天然气、居民用电、用水、供暖、市内交通费、固话费等一系列与民生有关的商品和服务。俄罗斯联邦经济发展部是专门从事国家计划调节的职能机构,相当于国家计划委员会,负责制定国家社会经济发展预测和发展规划、制定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制定和管理社会经济领域的联邦专项纲要和联邦定向投资纲要、进行国家宏观经济调节。

私有化过程中,与国有资产流失相关的腐败现象形形色色,出现了巨富阶层,广大普通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甚至下降,出现了严重的社会两极分化,这成了转型国家被迫付出的道德代价。在社会市场经济模式下,发展市场经济的目标是社会发展,市场调节促进经济发展,国家调节则保障市场公平竞争和社会公平,即保障所有居民享受经济增长的成果。